摘要:2022年春季,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、降水偏少,水熱條件總體偏差,對植被返青生長較為不利。生態氣象模式評價結果表明,2022年春季西藏西部、新疆東部、青海東部、內蒙古中西部、甘肅大部、寧夏、黃淮南部等地受降水偏少影響,植被生態質量指數較2021年同期偏低3%~10%;僅西藏東南部、云南、四川大部、貴州西部等地水分條件較好,植被生態質量偏高3%~10%。
預計2022年夏季,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、降水分布不均,氣象條件總體利于植被生長。華北、黃淮、江淮等夏季降水偏多的地區,需防范階段性強降水和暴雨洪澇對植被的不利影響;新疆、甘肅西部、青海西北部、內蒙古西部等夏季降水偏少的地區,應積極開發云水資源,減輕干旱對草地、荒漠、農田等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。
一、春季全國大部降水偏少、水熱條件偏差,植被生態質量總體不及去年
2022年春季(3-5月),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~2℃(圖1),其中西藏西部、新疆、甘肅大部、寧夏、內蒙古西部等地偏高2~4℃,熱量較為充足,利于植被返青和生長。春季全國大部熱量條件較2021年同期略偏好,僅內蒙古東部、東北地區大部、云南大部、華南等地氣溫偏低1℃左右。
圖1 2022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與常年和2021年同期對比
春季,全國大部地區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,其中新疆西南部和東北部、青海東部、內蒙古中西部、甘肅大部、寧夏、華北大部、黃淮等地偏少3成以上(圖2),上述大部地區降水量較2021年同期也偏少3~8成,部分地區旱情發生發展,對植被生長較為不利。春季降水量較常年和2021年同期偏多的區域主要分布在西藏東部、云南、四川大部、貴州西部等地,大部偏多3成至2倍。
圖2 2022年春季全國降水量與常年和2021年同期對比
生態氣象模式定量評價結果表明,2022年春季,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25.4,較常年同期略偏高,大部地區植被生態質量達到較好和很好等級(圖3)。與2021年同期相比,西藏西部、新疆東部、青海東部、內蒙古中西部、甘肅大部、寧夏、黃淮南部等地降水偏少,黑龍江大部等地熱量條件略偏差,氣象條件對植被生長較為不利,植被生態質量較去年同期偏低3%~10%,局地偏低10%以上(圖4);西藏東南部、云南、四川大部、貴州西部等地水分條件較好,植被生態質量偏高3%~10%。
圖3 2022年春季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距平百分率
圖4 2022年春季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與2021年同期對比
二、預計夏季全國大部降水分布不均,需防范洪澇和干旱對植被的不利影響
預計2022年夏季(6-8月),全國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。其中,黑龍江東部、吉林東北部、江蘇中南部、安徽中南部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大部、江西大部、湖南東部、湖北東部、新疆、內蒙古西部、甘肅西部、青海中西部、西藏西部和北部等地偏高1~2℃,上述地區高溫(≥35℃)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,熱量條件利于植被旺盛生長。
預計2022年夏季,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分布不均,西藏南部、遼寧南部、北京、天津、河北大部、山西大部、陜西大部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北部、安徽北部、江蘇北部和中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偏多2~5成,良好的水分條件利于植被生長發育,但需注意防范階段性強降水和暴雨洪澇對植被的不利影響。預計夏季新疆、甘肅西部、青海西北部、內蒙古西部等地降水偏少2~5成,加之氣溫偏高,發生階段性夏旱的可能性大,對植被生長不利。
三、關注與建議
1、華北、黃淮、江淮等夏季降水偏多的地區,應注意關注天氣變化,防范階段性強降水和暴雨洪澇對植被的不利影響。
2、新疆、甘肅西部、青海西北部、內蒙古西部等可能發生夏旱的地區,應積極開發云水資源,減輕干旱對草地、荒漠、農田等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。
3、西藏東部、四川、云南大部等地出現山洪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,需加強防御。